石鼓山西周大墓存世三件銅禁聚首上海首次展出
中新社上海11月12日電 (記者 鄒瑞玥)作為第十六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重要項目之一,“周野鹿鳴——寶雞石鼓山青銅器展”12日在上海博物館正式亮相。該館特別借展最具代表性的寶雞戴家灣出土青銅器,其中就包括現藏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柉禁組器一套以及現藏天津博物館的龍紋禁一件,這是三件西周青銅禁首次聚首。
“禁”是商周時期的一種祭祀禮器,西周為了吸取“紂王酗酒失天下”的教訓,改此器具名為“禁”。據陜西考古研究院專家介紹,迄今為止發現的銅禁只有五件,其中兩件下落不明。
陜西寶雞石鼓山西周墓地是2013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出土包括極為稀見的青銅禁等青銅器精品。該墓2013年底剛剛完成整體發掘,在陜西甚至寶雞都沒有公開展出過。
此次上海首次亮相,展出西周墓群2012年、2013年新出土的150件青銅器,包括龍紋禁、方彝、簠形器、四耳乳釘獸面簋、犧尊等,都是極為罕見或首次發現。
據介紹,此次展出的柉禁原為晚清重臣、金石學家端方所藏,被端氏后人賣給琉璃廠流向***。此次上海博物館借得柉禁,則恰逢此器去國90周年之際。龍紋禁是寶雞的大軍閥黨玉琨盜掘斗雞臺時出土的,一度流于日本。
由于石鼓山考古發掘工作的正式考古報告尚未出版,故相關的資料未得以全面披露。參與發掘工作的陜西寶雞考古研究所所長劉軍社介紹,在這個墓葬中出土了不少商代青銅器,推測墓主人是隨武王伐商而被封賞的貴族,這些被繳獲的精美戰利品在墓主死后被一同埋入地下。
據上海博物館專家介紹,石鼓山墓葬的保存較為完整,如M4不僅發掘出了青銅器,而且還一點兒沒見盜擾的痕跡,對西周時期的考古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推翻了眾多既往研究觀點,如過去認為的陶鬲在只在商代盛行,西周就不再被使用的觀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