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印發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重大突發事件2小時內報告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孔凡哲
近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從組織指揮體系、監測預警、信息處置、應急響應和應急保障等多個方面對突發環境事件應對作出詳細規定。
《預案》明確,健全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工作機制,科學有序高效應對突發環境事件,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促進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突發環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災害、生產安全事故等因素,導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質等有毒有害物質進入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介質,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環境質量下降,危及公眾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或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或造成重大社會影響,需要采取緊急措施予以應對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和輻射污染事件。
按照事件嚴重程度,突發環境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對初步認定為特別重大或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的,事發地市級或縣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在2小時內向本級黨委、政府和省生態環境廳報告,同時上報生態環境部。省生態環境廳接到報告后要立即進行核實并在1小時內報告省委、省政府和生態環境部。對初步認定為較大突發環境事件的,事發地市級或縣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在4小時內向本級黨委、政府和上一級生態環境部門報告。省生態環境廳接到報告后要立即進行核實,并視情報告省委、省政府。對初步認定為一般突發環境事件的,事發地生態環境部門要在4小時內向本級政府和上一級生態環境部門報告。
《預案》明確,省政府成立環境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負責統一領導、指揮、協調全省特別重大、重大突發環境事件或超出事發地市級政府處置能力的較大突發環境事件應對工作。
涉事企事業單位或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立即進行先期處置,采取關閉、停產、封堵、圍擋、噴淋、轉移等措施,切斷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蔓延擴散。同時,做好有毒有害物質和消防廢水、廢液等的收集、清理和安全處置工作。而根據規定成立的環境應急現場指揮部及各工作組,負責組織協調突發環境事件的現場應急處置工作。包括派出有關專家和人員參與現場應急處置指揮工作;協調各級、各專業應急力量實施應急支援行動;協調劃定現場警戒區和交通管制區,確定重點防護區;確定受到威脅和可能受到威脅人員的疏散和撤離時間、方式;迅速組織當地醫療救護力量,對傷病員進行診斷治療等。
《預案》強調,要及時有組織、有秩序地疏散轉移受到威脅和可能受到威脅的人員。同時,妥善做好轉移人員的醫學救援、生產生活安置保障等工作。密切關注受影響地區市場供應情況及公眾反應,加強對重要生活必需品等商品的市場價格監管。
而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終止后,要依法依規組織開展污染損害評估。評估結論作為事件調查處理、損害賠償、生態恢復重建和環境修復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