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黃柏山
張紹金
商城南部,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黃柏山國家森林公園,是我們此次游玩的目的地。
車過筆架山,可以清楚地欣賞到灌河西岸的3A級風景區湯泉池溫泉風光,管窺商城瑰麗山水風光的一角。
達權店鎮,即商城南部的中心,是民國時期商城縣長顧敬之、抗日名將張旭東的故鄉,是民國時期享譽鄂豫皖三省的雩婁高中所在地,歷史文化積淀異常深厚。
商城文化的厚重在黃柏山體現得尤為明顯。黃柏山是一塊風水寶地,有金盆跳鯉魚之說。相傳早在唐宋時期,這里就曾建有報恩寺。據史料記載,南宋愛國詞人張元干曾慕名來到黃柏山,寫下《留黃蘗山妙湛禪師》一詩,其中“白云遮日蔽秋寺,青幛聞猿警暮鐘”,極寫當年之盛況。慕名而來的還有著名的公安派袁氏三兄弟及許多名士!有一幅對聯這樣描述當年法眼寺:“三十里隔斷紅塵看茂林修竹別有風情殊世事,五百年重開綠野聽飛泉鳴鳥另出境界異人寰”。
法眼寺大廟是其祖師無念于明代萬歷年間所建造。傳說無念禪師游歷了許多的名山大川后,便看中黃柏山的幽靜深邃,說是此山可以弘揚佛法,向屬主索要了只一件袈裟大小的地方建造寺廟,修佛研經,結果袈裟鋪蓋住方圓百里的山林!無念佛緣精深,法眼寺因之也靈驗無比,香火繚繞不絕,明代叛逆的大思想家李贄與無念要好,在法眼寺專設花潭書院研修經書、布道講學,直到奉朝廷詔書回京,李贄在山上以及下山路過湯坑(即湯泉池),留下了“洗心千澗水,濯足溫泉宮”等許多美麗的詩章。無念圓寂時,萬歷進士梅之煥為其籌資修建了息影塔,后來其弟子均葬于此,如左梅塔、右梅塔等。息影塔是保存完好的明代中原稀有的石料塔群之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相傳該塔附近無念禪師還埋有保藏,但至今一直未被發現,而塔前的香案據說是特別的靈驗,三省香客四季都絡繹不絕燒紙放炮,許愿、還愿,石板香案被煙火熏烤得烏黑發亮。四周竹樹環合,息影塔莊重肅然。
在法眼寺大雄寶殿仔細觀瞻,在古銀杏前恣情流連。相傳寺廟門前那一對石獅乃是無念建法眼寺時所留下來的古董,只可惜文革時被紅衛兵燒壞裂斷了一個,是被當地人偷偷埋藏下來才保留住的,而據考證古杏樹是宋朝時期寺廟留下來的古跡,距今1100余年高齡了!嶺南即屬湖北麻城,夜晚在馬凹林點,依稀可見麻城市輝煌的燈火,東面九峰尖上雞鳴聽三省,背面即屬安徽金寨縣,法眼寺沐浴著三省之靈氣??!
馬不停蹄,一氣趕往景區的另一個景點——顧荊樂堂。顧荊樂堂是民國商城縣長顧敬之在抗日時期的一處辦公場所,也是他和一個姨太太生活的一所住地,這里還保留著原貌,有前庭有后院,有廳堂有水牢,后面依山而建的高聳的崗樓,大門前有碧綠的池塘,既秀麗又威嚴,既蕭殺又靈動。顧敬之是個極具爭議的民國時期大別山赫赫有名的人物,儼然一個土皇帝!他興農重桑,嚴治地方;他重學興教,大辦學堂,雩婁高中、商城初級師范、民達初中及十多所高小都聞名于鄂豫皖;他仇視革命,擔任大別山剿共游擊司令,而國民黨對他也是既重用又防范,怕他的地方勢力過于強大,最后因槍殺學生事件受到株連終被省府抓進省城開封的監獄坐了大牢,差點還掉了腦袋!
匆匆一日來不及細細游玩,不免留下幾許遺憾!好在無遺憾不成方圓,留下遺憾就是留下希望,黃柏山的天池、萬丈崖、大峽谷便是我們下一次游賞的好去處!(圖片來自網絡)
張紹金,商城縣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散文詩學會理事、信陽市散文學會、詩歌學會理事。1983年開始先后在《莽原》、《散文詩》、《散文詩世界》 、《詩歌月刊》、《河南工商報》、《鴨綠江》、《中華日報》(泰國)、《河南詩人》等十余家省市報刊發表作品170余篇(章)。出版有散文詩集《攀巖的青藤花》。
商城南部,地處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黃柏山國家森林公園,是我們此次游玩的目的地。
車過筆架山,可以清楚地欣賞到灌河西岸的3A級風景區湯泉池溫泉風光,管窺商城瑰麗山水風光的一角。
達權店鎮,即商城南部的中心,是民國時期商城縣長顧敬之、抗日名將張旭東的故鄉,是民國時期享譽鄂豫皖三省的雩婁高中所在地,歷史文化積淀異常深厚。
商城文化的厚重在黃柏山體現得尤為明顯。黃柏山是一塊風水寶地,有金盆跳鯉魚之說。相傳早在唐宋時期,這里就曾建有報恩寺。據史料記載,南宋愛國詞人張元干曾慕名來到黃柏山,寫下《留黃蘗山妙湛禪師》一詩,其中“白云遮日蔽秋寺,青幛聞猿警暮鐘”,極寫當年之盛況。慕名而來的還有著名的公安派袁氏三兄弟及許多名士!有一幅對聯這樣描述當年法眼寺:“三十里隔斷紅塵看茂林修竹別有風情殊世事,五百年重開綠野聽飛泉鳴鳥另出境界異人寰”。
法眼寺大廟是其祖師無念于明代萬歷年間所建造。傳說無念禪師游歷了許多的名山大川后,便看中黃柏山的幽靜深邃,說是此山可以弘揚佛法,向屬主索要了只一件袈裟大小的地方建造寺廟,修佛研經,結果袈裟鋪蓋住方圓百里的山林!無念佛緣精深,法眼寺因之也靈驗無比,香火繚繞不絕,明代叛逆的大思想家李贄與無念要好,在法眼寺專設花潭書院研修經書、布道講學,直到奉朝廷詔書回京,李贄在山上以及下山路過湯坑(即湯泉池),留下了“洗心千澗水,濯足溫泉宮”等許多美麗的詩章。無念圓寂時,萬歷進士梅之煥為其籌資修建了息影塔,后來其弟子均葬于此,如左梅塔、右梅塔等。息影塔是保存完好的明代中原稀有的石料塔群之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相傳該塔附近無念禪師還埋有保藏,但至今一直未被發現,而塔前的香案據說是特別的靈驗,三省香客四季都絡繹不絕燒紙放炮,許愿、還愿,石板香案被煙火熏烤得烏黑發亮。四周竹樹環合,息影塔莊重肅然。
在法眼寺大雄寶殿仔細觀瞻,在古銀杏前恣情流連。相傳寺廟門前那一對石獅乃是無念建法眼寺時所留下來的古董,只可惜文革時被紅衛兵燒壞裂斷了一個,是被當地人偷偷埋藏下來才保留住的,而據考證古杏樹是宋朝時期寺廟留下來的古跡,距今1100余年高齡了!嶺南即屬湖北麻城,夜晚在馬凹林點,依稀可見麻城市輝煌的燈火,東面九峰尖上雞鳴聽三省,背面即屬安徽金寨縣,法眼寺沐浴著三省之靈氣??!
馬不停蹄,一氣趕往景區的另一個景點——顧荊樂堂。顧荊樂堂是民國商城縣長顧敬之在抗日時期的一處辦公場所,也是他和一個姨太太生活的一所住地,這里還保留著原貌,有前庭有后院,有廳堂有水牢,后面依山而建的高聳的崗樓,大門前有碧綠的池塘,既秀麗又威嚴,既蕭殺又靈動。顧敬之是個極具爭議的民國時期大別山赫赫有名的人物,儼然一個土皇帝!他興農重桑,嚴治地方;他重學興教,大辦學堂,雩婁高中、商城初級師范、民達初中及十多所高小都聞名于鄂豫皖;他仇視革命,擔任大別山剿共游擊司令,而國民黨對他也是既重用又防范,怕他的地方勢力過于強大,最后因槍殺學生事件受到株連終被省府抓進省城開封的監獄坐了大牢,差點還掉了腦袋!
匆匆一日來不及細細游玩,不免留下幾許遺憾!好在無遺憾不成方圓,留下遺憾就是留下希望,黃柏山的天池、萬丈崖、大峽谷便是我們下一次游賞的好去處!(圖片來自網絡)
張紹金,商城縣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散文詩學會理事、信陽市散文學會、詩歌學會理事。1983年開始先后在《莽原》、《散文詩》、《散文詩世界》 、《詩歌月刊》、《河南工商報》、《鴨綠江》、《中華日報》(泰國)、《河南詩人》等十余家省市報刊發表作品170余篇(章)。出版有散文詩集《攀巖的青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