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浉河中學:推行陽光教育 助力美好生活
信陽市浉河中學:推行陽光教育 助力美好生活
作者 王世安
多年來,信陽市浉河中學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走出了一條“辦陽光學校,做陽光教師,育陽光學生”的陽光教育之路。
強化黨建引領,凝聚溫度
凝心聚力有溫度,抓好黨建促發展,以黨建高質量引領教育教學高質量。創新黨建,把黨支部建在年級上,把黨小組建在學科組上,把骨干教師發展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骨干,把全體教師團結在黨組織周圍,把評優評先、職稱評定下放基層,陽光透明,公正公平。制度管理與人文關懷雙管齊下,給教師過集體生日,及時慰問困難教師,真正關心教師生活,拉近與教師的感情,凝聚團結奮斗的激情。致力于黨建與陽光文化融合,致力于校園文化環境構建,讓師生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上,看到的是“溫暖和多彩”,心中感覺的是“陽光和力量”。
學校時刻要求自己“早走一步,多想一步,多走一步。”設立黨員示范崗、開展“勇爭第一、勇創佳績,做陽光浉中最亮的星”系列黨建活動,形成“頭雁”帶“群雁”效應。開展“校長與家長、教師、學生面對面”活動,開展“金點子獎”“特殊貢獻獎”評選活動,師生、家長群策群力,參與學校決策與執行的全過程,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完善與提高。
黨員干部率先垂范,沖鋒一線,變“給我干”,為“跟我干”。校長、主任中有25位擔任一線教學工作,有14名擔任班主任工作。充分發揮每個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帶頭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擔當,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勝利”的浉中“四特”精神,點燃教師的“我是浉中人,沒有不可能”的創業激情,形成“積極肯干、說干就干、干就干好”的“強磁場”。
堅持五育并舉,提升速度
全面發展,彎道超車。堅持五育并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更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學校每學期都要進行體音美測試和考核,政教處、教務處、辦公室分別考核體、音、美學科,將考核結果記入業務檔案。九年級體育加試之后,繼續開設體育課,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學校、班級社團活動,提升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開設心理健康課程,有效開展心理疏導活動,為學生健康成長、超越自我保駕護航。
面向全體,直道沖刺。為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受到優質教育,學校堅持“一個不能少”,堅信“每個都重要”,力爭“個個都陽光”。落實雙減政策,進行分層教學、分層作業、分類指導;實施多元評價,充分發掘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家訪,不放棄一個孩子。
全程育人,換道領跑。教育是一場馬拉松,既要跑好“最前一公里”,也要跑好“最后一公里”。學校秉承“與陽光同行 讓生命綻放”的育人理念,整體設計三個年級的育人主題。七級主題是養成教育,《新生手冊》,讓學生明規矩、知方圓;安靜教育讓學生靜心思考、高效學習。八年級主題是自主管理,設置誠信考場,設立“小紅帽監督崗”“交通志愿崗”“陽光小講壇”,選聘“校長小助理”,提升自主管理能力;九年級主題是夢想規劃,舉行夢想規劃投遞儀式、中考圓夢誓師大會、夢想新起航畢業課程……全程育人,激發學生的內動力,激活換道領跑新引擎。
聚焦教師成長,成就高度
聚焦成長規劃,高標準“立”起來。學校確立“拒絕平庸、規劃自我;崇尚一流、發展自我;追求卓越、成就自我” 的教師發展三個目標;實施“發展期,拜師學藝;成長期,活動歷練;成熟期,引領示范;成功期,著書立說”的教師培養四層方案;采取“請進來講、走出去學、坐下來讀、沉下來研、扶上臺賽”的教師成長五項舉措。“345”工程,讓教師成長有目標、行走有方向、發展有動力。
聚焦校本教研,多渠道“活”起來。學校重視校本教研的頂層設計和資源整合,堅持“小、實、新”,讓校本教研活起來。“目標小”:堅持“問題即課題”的微課題研究,通過“小論壇”“小報告會”來分享成果。“過程實”:扎實開展集體備課,編寫具有浉中特色的導學案:堅持教師業務考試,堅持給年輕教師布置研修作業,加強與外地市名校教研交流,打造教研合作共同體。“形式新”:創建大學科組,選聘學科指導師;創新政史地生學科“一課一教研、一課一示范”模式。
聚焦教育接力,向未來“跑”起來。教育是一場接力跑。為找準銜接點,鋪設成長線,學校與三小、十三小、信陽高中等學校,攜手舉行小升初、初升高銜接研討會;與信陽師范學院牽手合作,在師資培訓、教育科研、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在眾多優質資源的加持下,按下了一起向未來的快進鍵。
(編輯王灝 責編王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