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下蛋【創作談】 作者:梁深義

去年初秋,我開始創作第三部長篇小說《局長》(暫定名)。按我最先的構思,主要是描寫新任局長到任之后,怎么做事,做了哪些事,什么效果??墒?,第一章節,我下筆后“節外生枝”了。我的本意,是惜墨如金般向讀者簡敘一下新局長到任前,他的一段故事??晌蚁±锖烤谷粚懥?萬多字。很明顯,一個章節2萬多字太長了。我細細琢磨這段文字,發現它基本上是一個獨立的故事,且有點兒意思,令人回味。如此,我干脆把這一章節獨立了出來,并增加了些內容。這樣,《局長》派生出的這個故事,則是描寫主人公如何謀官的,構思已與先前大不一樣,意思也大不一樣,倒是與我多年前發表在《莽原》雜志上的短篇小說《老邊同志求進步》,有異曲同工之妙!相同的是,仿佛魔鬼釋放的法術之劍擊中了這兩個不同的人,他們抵御不了,或者說壓根就沒想抵御魔鬼之劍偽裝的權力、金錢和美女;恰恰相反,他們和不少人一樣,熱衷和迷戀那幾樣炫目之物?!独线叀纷髌分兄饕憩F的是主人公老邊的內心世界,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而最后謀官失敗,導致精神失常;而新寫的這個故事,不僅描寫了主人公符正如何謀官,而且取得成功。重要的是,還描寫出符正所處官圈的生態環境,人際關系,以及在千禧年左右那些年特定歷史條件下,一些人的追求,真實面孔,真實生活,讓人感慨不已!故事展開了,主人公便活躍起來,性格凸顯,雖不是良好形象,卻很可愛可笑,且人物有血有肉豐滿。文字經完善,達到4萬多字,是一部扎扎實實的中篇小說,我把它定名為《一塊巧克力的形狀》。
這是《局長》這只“母雞”,下的第一個“蛋”。
之后,我又接著寫《局長》,我是用八開廢紙的翻面寫作的。當我寫到第23頁時,構思了這樣一個情節,新任局長到副局長開的和風酒店一起謀事,公事私事財運事桃花事等亂七八糟之事。酒店有一位叫毛毛豆的女財會人員。以往,這位還沒當局長的局長曾提出讓她“陪陪”。副局長說“動不得”。原因是,毛毛豆是某某再婚新娶的娘子??蛇@次局長到來,副局長卻主動提出要讓毛毛豆陪陪局長。局長以往沒把那年輕女子所謂好事做成,本來就賊心不死,一聽,當然高興啦。但也納悶,以前不能陪,現在為啥可以?副局長說毛毛豆離婚了,現在是單身女子。
按原創作思路,在這部長篇中,毛毛豆與丈夫離婚,原因是她發現丈夫和多名女子有染,其中不乏被騙的年輕女子,自己無法和這種人生活一起。盡管離婚了,毛毛豆依然憤憤不平,她要反擊丈夫,要讓丈夫的丑行上電視報道。副局長知道毛毛豆有這種想法,又清楚局長的心思,就對毛毛豆說這位局長是新任一把手,可以辦到你的訴求。本來,毛毛豆是一位潔身自好的女子,但她為了實現報復丈夫的愿望,在酒后半推半就從了局長,之后,甘愿墮落,成了這位局長的情婦,并借機套取權力和斂財……
但是,我在下筆寫這一段落時,卻想到這類故事盡管逼真或叫迷亂,頗吸引人的眼球,但它的效果是讓人不免嘆息和遺憾,缺少正能量呢。能不能改變一下寫法呢?也就是說,故事依然要好看,但結局產生的效果,讓人們看絢麗的希望!我想,一定能。
其實,在寫作過程中產生這種矛盾的想法,正是作家自身正能量在發揮作用。也就是說,正能量存在于作家的潛意識中,隨時影響著作家的創作。正能量的存在,來源于作家自身長時期的生活積累,來源于讀書和思考,來源于對社會的觀察和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來源于創作實踐及不同階段的總結。
于是,當我寫到局長和毛毛豆第一次見面,毛毛豆向局長傾訴時,我調整了毛毛豆個人故事的構思。譬如,在原來的思路中,毛毛豆僅是一個被遺棄的小媳婦角色,而在新故事構思的框架下,毛毛豆是一個嶄新的高中畢業生形象,是位孝順父母的可愛大女孩,為了父親治病而不給家里增加經濟負擔,毅然放棄了上大學,去找工作,希望成為一個自食其力又能補貼家庭的好青年。雖然,毛毛豆有短暫被包養的情節,但她仍然是一個清純的女子,她心地是那么善良,心靈是那么美好!還有,新的構思里,我增添了一個人物,毛毛豆的鄰居,自小一塊長大,一起上小學、中學及高中的同學,名叫寇毛的小伙子。這個寇毛,也是個有志的青年,為創業吃過苦吃過虧,但其向上的精神不丟,志氣始終保持,和毛毛豆的心靈一直相通,他們不愧為時代的好青年!
我被毛毛豆和寇毛這兩個年輕人感動了!同時,覺得他們的故事精彩,值得一寫,完全可以獨立成一個中篇。因此,我寫著寫著,便又把長篇《局長》中的一大段內容,拉了出來,最后寫了4萬余字,并定名為《毛毛豆奇遇記》。
這是《局長》下的第二個“蛋”。
現在,我又接著寫長篇小說《局長》,進展很順利,至于會不會下第三個“蛋”,我則無法預料。